天鼎218文化金融园林余存董事长在19日举办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会上,做了“破茧成蝶~天鼎218文化金融园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”主题发言,内容如下:

首先我代表天鼎218文化金融园热烈欢迎各位的光临!今天大家所在的这个地方,一年以前还被叫做“世纪天鼎购物广场”。随着首都北京迈向了以“四个中心”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,通过“疏整促”来实现原有商品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,走“减量发展”之路,既是历史必然,也是使命担当。
记得也是一年前的这个时候,我们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,向跟随我们十多年的上千家商户发出了“停业转型”的通知,值得我们骄傲的是,这上千家商户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“有序腾退”,没有发生一起纠纷。今天能在这里一起相聚,我们要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的全面支持保障,做出的大量细致工作表示感谢!
去年的9月17号,我们怀揣着梦想,启动了天鼎218园区的改造升级,那时我们更多的是“忐忑不安”。让我们感动的是,东城区委区政府对我们及时给与了指导和支持,引导我们围绕首都北京特别是东城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导向,高点定位、前瞻布局。有了这种支持,我们投入了近亿元的自有资金,克服了诸多“艰难困苦”,顺利完成了今天大家所在的“天鼎218文化金融园”的转型升级工作。
在此,我想和各位分享一下这一年来天鼎218转型升级的实践过程和感受。
一是在转型改造中,我们注重保留工业文化符号,突出园区的空间品质特色。
我们“天鼎218”园区地处原兵器218厂旧址,是一个始建于1959年,由前苏联人负责建设,有着辉煌历史、共和国军工基因,深厚工业文化底蕴的建筑;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厂房拥有56个穹顶,“高挑空、大空间、自然光”,建筑特色十分鲜明。我们在转型升级改造中非常注重保留了这种空间优势;我们坚信只有“筑好巢”才能“引金凤”,我们在园区构建了“室内有花园、有山有水”的高品质独栋办公空间,实现了“兼顾高效办公、适宜活动举办、提供专业服务、形成完善配套”的内部功能格局,成为了体量规模适中、能有效承载了“高精尖”文化金融、文化科技等的文化空间,具备了成为首都文化发展新地标的基础条件。
二是在产业导入上,我们聚焦高端高新业态,打造以文化金融为特色的主题园区。
我们“天鼎218”园区的转型升级,不仅是对园区空间进行改造,更是积极响应市区两级政府构建“高精尖”经济结构、促进城市有机更新、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号召,紧密围绕东城区打造“国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”的目标,聚焦发展“文化金融、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”等高端业态。今天大家看到的“天鼎218”冠以“文化金融园”的名称和定位,就足以看出我们的目标、方向和决心。
三是在贴心服务上,我们针对入驻企业的实际需求,全面推进创新服务体系生态的建设。
我们“天鼎218”园区按照“优惠政策落地、精准服务到位”的理念,“自建和导入”齐抓并举,打造体系完备的专业服务平台,并以此为基础,努力实现以引入文化金融企业为重点,同时吸引一批“品牌价值高、地均产出多、人员数量少、创新能力强、辐射带动大”的文化+高成长型、总部型企业入驻园区。
各位领导,各位嘉宾,这一年以来“过山车”式的感受,让我们更加坚信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”。我们将在各位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,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,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,天鼎218文化金融园的产值规模、纳税贡献和服务生态,都会迈上一个“与我们体量规模、与各位殷切期待”相匹配的台阶。
期待各位领导和嘉宾,能常来天鼎218文化金融园看看,指导和督促我们的工作!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!